Friday, 27 November 1998

清东陵游记

****大约1998年写的文章。原文成发表在中国邮电工业公司的内部刊物上。**

禁不住那闻说已久的清朝皇帝的万年之地 – 清东陵的诱惑,我们打点行装,星期六一早动身,踏上了去往京东地区的行程。

我们乘坐一辆破旧的长途车7点30分由北京广渠门马圈长途汽车站出发。车上似乎只有我们两个是游客,其他零零星星的几个人,操着我们听不太懂的口音,不时地高声交谈。车开得犹如牛车一样慢,而且不断停车揽客,全然不顾我们急迫的心情。车子经由天津蓟县在四个小时的颠簸之后,把我们送到了102国道与清东陵方向的公路交汇的石门收费站。我们下了长途车,继而又跳上一辆机动三轮车(俗称“蹦蹦”),半小时后,也就是正午12点整,我们到达了清东陵。

坐落在绵延的远山与起伏的华北平原之间的清东陵,此时正沐浴在初春正午的阳光中,显得暖洋洋也懒洋洋的,将我们一路旅途颠簸的焦躁和急迫都在一瞬间化解了。我们像所有经过一路风尘到达目的地的旅行者一样,开始兴奋起来,去探索这个一直使我们期盼和好奇不已的所在。


清东陵位于北京正东的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乡,与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呈东西对称,均距北京125公里。据说是当年乾隆皇帝为了不使子孙后代处于“恋父之情”而在一地建陵,特意舍弃了其父陵旁的一块风水极佳的地方,而在遵化择地建陵,从而形成了清朝东西两处陵墓群的格局。
这些陵墓露于地表可见的部分就是背靠青山,面向田野的一处相隔或远或近的宫殿建筑群。每一组宫殿都有一处正殿,两处配殿,而正殿的后面就是停放棺椁的地宫部分。在清东陵,气势最盛,工艺最精的当属乾隆的裕陵。据说,乾隆17岁登基时,就开始选地修陵,历时几十年,可见当时皇族生活之奢靡和人们对于死后生命在另一个世界延续的笃信不移。

我们由东向西分别参观了清东陵15个陵墓中的裕陵,慈禧的定西陵,慈安的定东陵,咸丰的定陵。这是清东陵最主要的陵墓,另有一些妃子的陵墓,有的开放,有的尚未开放。虽然地上,地下宫殿不如故宫那样宏大,精美,但朱红的宫殿背依绵绵青山,在广漠的原野上拔地而起,其气势也自不待言。庭院内的地砖因长年风雨剥蚀,已残缺不全,但大殿在解放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茸,依然恢弘庄严。其中,尤数慈禧的定西陵最为讲究。虽然外表与慈安的定东陵无甚区别,但细细观察之下,定西陵配殿的金砖,金箔装饰历经百年依然金光灿灿,正殿里也是雕梁画栋,极为华美,尤其是正殿外汉白玉雕饰上那独一无二的“凤戏龙”的图案,更让人深深地体委出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女性的不可一世和骄侈淫奢。

参观完定陵后,我们原路返回到位于清东陵中轴线位置上的神道。这是全国最长的神道。穿过牌楼,宽阔的神道旁是对称而立的石像,隔几步就有一对,依次为文官,武将,麒麟,大象,骆驼等。神道的尽头,两华表之后,为一汉白玉的石桥通向另一座宫殿。可以想像,在神道的修建甫毕时,应是非常庄严的。而现在,庄严依旧,但神道上已长满了离离荒草,在初春午后斜阳的照射下,竟显得很是萧瑟了。有当地的小孩在神像上玩耍,还有人在石桥上晒了红果干,两旁的农田里,长着冬小麦的青青之地夹在枯黄的果林之间。这一切,连同那牌坊,那宫殿,那石像,还有我们,都好像要融入到这初春的阳光之中去了。

下午4点左右,我们钻进了回到石门收费站的蹦蹦里。挥手告别渐渐远去的清东陵,那朱红的宫殿,白色的石雕都已隐没在青山和原野中。下一个目的地一定是清西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