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5 February 2025

追极光

2024年10月10日

这个周四再次预报极光大爆发。因为上次我错过了五月份的极光,这次一咬牙决定试试追追极光。我们研究了很多备选的地方,最理想的应该是最近的Lake Simcoe,但是又怕那里人多,交通拥堵甚至警察赶人。所以选择了Emily Provincial Park,离家里面有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From Marianne & John

从家里出来后并不顺利,晚上八点多钟居然还堵车,好像是在修路。在路上开着的时候,我一边开一边朝北边看,雾蒙蒙的,好像什么也没有。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希望了。抱着反正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一路开到了Emily Park。这里因为位置还是比较远,来看的人不多。我们想在停车场那里看,后来觉得还是到湖边找一找。

这个时候公园已经算是人去园空。大门都还开着,但是所有管理人员,游客都没有了。我们就把车在营地中停下,走到湖边。我们四处张望,也没看到什么。正在这个时候,遇到另外两个也是追极光的人,他们显然是经验很丰富,其中一位女士马上告诉我正北方就有。而且告诉我哪个是北边,我连哪个方向都不知道。顺着她的手去指的方向去看,我隐约地看到非常幽暗的光在闪烁。因为那些光时明时暗的,似乎是漂浮的感觉,和城市的光不同,让我终于确信,我终于看到极光了!就这一眼就让我觉得这一趟没有白来,已经值回油钱了。







过一会,眼前的极光变成了像是从地面打出的无数绿色灯柱。












我们把沙滩椅,吃喝的东西都从车上搬下来安顿好不久,就赶上了极光的大爆发。

整个半边的天空都是绚烂的颜色,红色,粉色,深绿色,浅绿色,暗红,明红,还有红绿相间的。极光的那种绚烂,那种飘忽不定,如梦似幻的感觉,对人的视觉震撼是用语言难以来形容的。极光的录像和照片我见得太多了,都不及现场看的那种震撼感觉的1%。

最精彩的极光表演大概持续了15分钟,然后红色的色彩带慢慢地暗下去,就只剩下正前方的浅绿色极光了,但依然无比漂亮。旁边一起看极光的女士一直说,你们第一次看极光就看到这样的盛景太幸运了。

























我们大概半夜11点钟的时候开始往回返。路上有很多的车就停在路边,显然是在看极光。其实这次是强极光爆发,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只不过黑暗的地方看着效果显然会更好。我们最后在家门口的附近再次停车,也看到了很清晰的极光。

去Lake Simcoe追极光的朋友一家也顺利追到。效果一样地好。

总之,第一次追极光就追到了,太幸运了,就是新手运气吧。这次的极光完全肉眼可见,清晰明亮,色彩缤纷,是比较经典的那种极光,觉得简直是太过瘾太值了。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还会继续追。
朋友Lin,摄于Lake Simcoe

Sunday, 23 February 2025

窗外哀鸽的悲喜故事

我的窗外有一个鸟窝。每隔一两年就有鸟在那里筑巢、育雏。前几年都是知更鸟(American robin)。我以前还拍过一个知更鸟孵蛋的录像

今年换个品种,来了一家mourning dove,汉语叫哀鸽。它能发出像哀鸣一样的叫声,和大多数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截然不同。哀鸽其实以前就来过,尝试过筑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它们放弃了。可能是因为窗外的地方太小,哀鸽显然比知更鸟要更大。




















这对哀鸽把原来的知更鸟的鸟巢进一步地加高,但并没有扩大面积。因为哀鸽体型比较大,所以它们趴在鸟巢里边感觉是挺紧张的。据说哀鸽的孵蛋非常有规律,就是每次产两个蛋,这次也不例外。

哀鸽的蛋样子很普通,但是非常白。等小鸟孵出来了之后,我发现哀鸽不像是知更鸟一样每天飞出去抓蚯蚓,昆虫来喂小鸟吃,它们是一直趴在窝里面。我就很疑惑,那它们的小鸟是怎么来喂养的?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原来哀鸽喂养小鸟的过程是极其独特的。它们在嗉囊里能够储存乳汁,叫鸽乳。小鸟从成鸟嘴里边去吸吮鸽乳。而且鸽乳比牛乳和人乳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还含有免疫增強因子,营养极其丰富。能够分泌鸽乳的鸟极其罕见,只有鸽类,火烈鸟和帝企鹅有此特性。其中,鸽类,火烈鸟无论雌雄都可以分泌鸽乳哺育后代,这符合鸽类一夫一妻共同抚育后代的特性。而帝企鹅中却只有雄性才有此能力,这符合公帝企鹅单独孵蛋的特性。所以,我可以观察到哀鸽趴在窝里面来喂养小鸟,几乎24小时都有成鸟在巢穴。最最普通的物种也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

















哀鸽的特性跟知更鸟显然不一样,知更鸟的成鸟更容易受到惊吓,一有动静就径自飞走,过一会再飞回。而哀鸽成鸟在雏鸟很小的时候有极强的保护欲。无论如何都坚守自己的鸟巢,绝不退缩。我有时候为了拍摄和观察会弄出声音,哀鸽会死死盯着我,但是并不离开巢,甚至会尝试反击。

但是随着小鸟逐渐长大,成鸟哀鸽的特性似乎就发生了变化。等小鸟大概已经半大的时候,如果我弄出声音,它就会暂时飞走,不再那么保护小鸟。而等到小鸟几乎快要离巢的时候,很轻微的响动成鸟就会飞离。

有一次,我拍摄的时候弄出动静比较大,一只小鸟受惊挣扎就从鸟巢里飞出去,掉到外边地上了。我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想找动物保护组织的电话,但是没找到关于鸟类保护的相关组织。情急之下,我就急忙跑到楼下,把这个小鸟捡起来,想把它放回到鸟巢里面去。可是我又害怕惊吓到鸟巢里边的成鸟和另外一只小鸟,不敢动作太大。我只好把它放在窗台上,希望小鸟能跟自己的妈妈团聚。但是它显然是受到了惊吓,就呆呆的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担心它可能是不是很快就要死了。



傍晚的时候,我下班回家再一看,开心极了。小鸟已经回到了窝里,和另外的雏鸟和鸟妈妈已经团聚了。







小鸟受到惊吓飞出巢穴也意味着它们离独立不远了。果然,再过几天,雏鸟们就成功地离巢了。我有点伤感,但是为它们高兴。


第一波哀鸽孵化完成之后,没过几天又来了一对。我认为还是原来那对,因为哀鸽每个繁殖季节能产2-3窝蛋。它们这次又下两个蛋,然后很快又有两只小鸟孵出来了。因为我已经了解了它们的脾气性情,所以观察的时候,动作都比较小心,生怕再惊扰到它们。不过有的时候还是不免发出一点动静,哀鸽还是和上一次一样,坚守自己的岗位。有时候我举着相机要拍的时候,它甚至尝试来啄我的手,母性十足。

眼看着两只小鸟一天天地长大。正当我以为他们也会像第一批小鸟一样,长大成熟的时候,悲剧降临了。

有一天我突然看见成鸟离开了巢穴,站在对面邻居家的窗台上,两只小鸟被留在了巢里。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因为以我对哀鸽的了解,这个时候成鸟应该还是非常具有保护性,不会无故离开小鸟。而且,我似乎也能感觉到成鸟悲哀落寞的情绪。所以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发现小鸟们一动也不动,好像已经死掉了。第二天我再去看的时候,成鸟已经不知去向,而小鸟们仍然是保持相同的姿势。我用手一碰它们就倒掉了,应该是死去多时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季节已经太晚了,还是什么原因。不过根据统计数字,只有大约一半的哀鸽雏鸟能长到成年。我窗外的情况也符合这个统计。

这就是我窗外哀鸽的故事,一个是成功,喜悦,而另一个是失败,悲伤的故事。